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三流父母“压制”孩子,二流父母“降服”孩子,一流父母赢得孩子

发表时间:2023-08-14 11:37:13 来源:腾讯网

三流父母“压制”孩子,二流父母“降服”孩子,一流父母赢得孩子

作者:晨晨(爸妈精读作者)

前几天,知乎上一个网友问:“做了妈妈后,吼过孩子吗?”

其中一个高赞评论:“99%都吼过,那1%没吼过的可能孩子就不是自己带的。”


(相关资料图)

诚然,每个妈妈在没生孩子之前都是暗暗发誓:以后不能打骂孩子,要用“爱”教育孩子。

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有些妈妈没耐心了,甚至会使用语言暴力: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怎么笨得跟猪一样。”等等

殊不知,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不是变得内向,就是变得叛逆。

教育没有错,错的是用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需要用一生去治愈自己。

爱没有错,只是有的妈妈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

有的妈妈靠吼“压制”孩子,有的妈妈靠说“降服”孩子,而有的妈妈靠听“赢得”孩子。

三流的妈妈靠吼“压制”孩子

脑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造影术发现:童年经常被吼叫的孩子,储藏记忆的海马回有萎缩的现象,也就意味着经常被吼叫的孩子记忆力会受损。

前几天去表姐家,正好赶上她在给孩子讲解作业。

孩子第一遍没听懂,表姐耐心地为其讲解第二遍。

讲解完,表姐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给孩子做,测试孩子是否认真听了,做题期间,孩子一直反复地擦了写,写了擦,最后还是空在那里没写出来。

表姐一看没写出来,瞬间大声吼道:“我怎么生出你这么笨的小孩?这么简单的题,讲了又讲怎么就不会呢?”

表姐突如其来的吼叫,使孩子害怕地将身体紧绷卷缩在一起,动都不敢动,哪怕笔滚落到地上了,也不敢去捡,生怕自己动一下会让妈妈更加生气。

很多妈妈以为用这种方式能震慑住孩子,使孩子努力的去思考问题。孩子只会越来越拖拉,成绩也越来越差。

因为这种吼叫,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恐惧,甚至越来越不会思考。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

女孩从小在母亲的吼叫声中长大不敢反抗,每次见到妈妈都是低着头,不敢直视。

为了逃离妈妈,她早早的将自己嫁了,当她有了自己孩子的时候,她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对孩子吼叫,

然而,从小到大妈妈的行为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她,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哭闹,她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她讨厌的妈妈的样子,对着孩子不断大吼大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童年长期在吼叫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在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也会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回应。

“吼叫式”的教育效果,只能暂时阻止孩子犯错,却不能让孩子察觉自己的错误,无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语言的力量能成就一个孩子,也能摧毁一个孩子。

二流的妈妈靠说“降服”孩子

百度上有个关于“说服孩子乖乖听话好不好”的调查。

投票结果显示:33%的人认为“好”,67%的人认为“不好”。

在现代教育中,妈妈们认为好孩子就是应该听话,顺从;而会顶嘴,调皮的孩子自然就被认定为坏孩子。

曾在《父母的语言》书中看过一个故事:

10岁女孩美美放暑假了,妈妈想为其报一个兴趣班,于是询问美美意见:“美术还是游泳?你喜欢哪个?”

美美想了下,对妈妈说:“我还没有想好,不过我们班很多人都报了游泳,我也想!”

听了这话,妈妈说:“游泳是不错,但是我觉得你应该学学美术,可以掌握一项特长技能。”

美美有些不满地说:“可是我想学游泳,你不是也说让我自己选择吗?”

妈妈继续说:“学美术可以解决你平时手抄报的作业,美术还可以考级……”听着妈妈说着一些大道理,美美不说话了。

最后美美被妈妈“说服”,选择美术班,可心里却是不开心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好。

从那以后,美美很少与妈妈沟通,逐渐出现了逆反情绪。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跟孩子掏心掏肺讲一大堆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越不想跟你沟通。

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独立意识变强,他们觉得自己能够自我管理了。

这个时候如果妈妈不断地说服孩子顺从自己,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甚至产生对抗心理。

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猜猜 分享的故事:

她说从小到大妈妈都喜欢跟她讲道理,但凡她有自己的意见反驳妈妈的道理时,妈妈就认为是她在顶嘴。

妈妈认为自己说的做的都是为了她好,慢慢的她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妈妈让她干嘛都顺从安排。

上学去哪里,工作在哪里,甚至妈妈说哪个人值得嫁都是听妈妈的话。

可是她的听话最后换来的却是老公不断的家暴,当她站在妈妈面前将身上被老公打的一块块淤青暴露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呆住了。

她问妈妈:“你让我听话,我也听话了,为什么是这种结局。”

很多父母为了省心,不断地说服孩子听话懂事,慢慢地孩子也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渐渐地让孩子失去了生命力和感受力。

说服孩子不是一味的单方面宣布,不让孩子自主表达,作为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拥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尊重孩子意见。

一流的妈妈靠“听”赢得孩子

作家约翰。鲍比说过:一个得到关心和倾听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独立自强的人,对世界勇于探索,善于与他人合作,即便遭遇挫折,也仍然能够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

微博上看到博主@团子妈妈 的提问:“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看到这个问题,想必大多数妈妈会自信满满的回答:“肯定啊,我生的能不了解,他上一秒动一下,我就知道他下一秒要干嘛。”

然而,就是这样自信的,让父母不去倾听孩子的声音,用自己的认知去给孩子下定义,坚信自己是全世界最了解孩子的人。将亲子之间的沟通直接简化成单方面的命令,管教,监督。

有专家找了100个孩子对亲子日常沟通进行了调研分析,报告显示70%的父母日常没耐心听孩子说话,60%的父母抱怨不懂孩子每天在想什么,

而深入了解了这些父母,发现在他们的心里的想法是:孩子什么都不懂,不必要参与家庭决策,没必要与孩子沟通,孩子只需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就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孩子与同学之间会相处得和谐又愉快呢?因为他们处的位置是平等的。

《读懂孩子的心》中有分享过一个故事:

妈妈看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很喜欢热闹的地方,正好自己被邀请参加酒会,便带上孩子一起参加。当来到现场,孩子时不时要妈妈抱。

妈妈对孩子今天的行为感到很不解,平时那么喜欢热闹的孩子,为什么今天这么害怕。

于是妈妈蹲下来想要安慰孩子,在妈妈蹲下来与孩子一样角度时,她才知道孩子所看到的周围都是大人的腿走来走去。

那一刻妈妈终于明白孩子的感受,她抱起孩子亲了亲他。

当孩子哭闹,无理取闹发脾气的时候,作为父母是否总说“这有什么关系”,或者转移孩子注意力来解决孩子发脾气。

却很少蹲下来问问孩子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慢慢地孩子也失去了情绪表达能力,等到孩子成年时,父母总抱怨孩子不愿意与他们交流。

其实孩子是很简单很好满足的,我们只要耐心的去倾听孩子,体察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孩子的自尊就会得到极大地满足。

孩子也会对我们敞开心扉,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变得顺畅和谐。

我们总说,陪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但很多父母却忘了用你的心倾听孩子的内心,才是最好的陪伴。

写在最后:

世上最爱孩子的是父母,但同时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也是父母。

唯一的破解之道,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精进修行。

一位作家说过:最好的教育是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他,而不是把他按照我们想成为的样子,

或者把我们觉得特别好,自己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东西塞给他,让他成为一个我们心中应该成为的样子。

和孩子关系和谐的延续就是学会沟通,这也是父母的课堂一生的课题。

沟通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的,那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在孩子面前,父母需要放下“家长”的架子,耐住性子,蹲下来与孩子交流。

倾听孩子的心声,包容理解孩子行为和情绪,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教育路上互相成就。

作者简介:晨晨,富书专栏作者,文章:爸妈精读,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