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今天2时23分,立秋节气如约而至。“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之意,阳气渐收,万物内敛,收获季节逐渐来临。
今年这个秋,立得早。宋时立秋日,皇宫里通常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秋来了!”,声震天地,叶子从梧桐树上应声而落,这一叶落得铿锵,是天地间久违的音讯,一声定佳期,秋凉飒飒行。
古人将二十四节气分割,“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立秋则有此三候:一候凉风至。此时,风已不同于暑天热风,气流中隐约裹挟凉意,尤其是晚上的风,会让人感觉舒爽;二候白露生。立秋节气的第二个五天,大地上早晨会有白色露水产生;三候寒蝉鸣。立秋节气的最后五天,古人认为感阴的寒蝉也感受到凉风微动,开始鸣叫。当然,诗人的感受可能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当然,立秋后,齐鲁大地温度还较高,农作物生长旺盛,对水分要求迫切。“立秋无雨人人愁,庄稼从来不丰收”“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在田野包围的村落、城市中,则有“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的诗意,此时温度虽有起伏,却终究会转凉,“过了立秋节,一夜冷一夜”“立了秋,把扇丢”“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下午立了秋,热死老丫头;晚上立了秋,热死老黄牛”。
农人更是趁着渐浓的秋意开始忙活起来。只有在秋后农作物收割、播种后,才能算清有多少支出、结余,此前欠下的债务可以在秋后算清了,这就是“秋后算账”的本义。其中,最值得期待的经济作物便是白菜。“末伏的萝卜,立秋的菜”“立秋十日早、立秋十日晚”,这大白菜的重视要是早于立秋十天前,地温太高,菜心易腐烂;晚于立秋后的十天,菜心则长不瓷实。
农人掐算好大地时空的规律与白菜的生长习性,在立秋时节某个黄昏播下白菜。也许正因如此,山东的大白菜在海山之间历经秋冬的温凉寒冷,于三伏酷热里煎熬过,于秋霜凛冽里砥砺过,到小雪纷飞时,修炼得白白净净,脆脆爽爽,味道真纯。
立秋前后,瓜熟果落豆荚满,正是春华秋实的丰盛时节,一时吃不完的瓜果蔬菜趁着日头正好,正好用来做各种腌菜、干菜以待寒冬。在山东,立秋这天还沉淀下多种民俗习俗,从极具地方特色的晒秋、吃秋渣,到啃秋瓜、秋桃到贴秋膘、戴楸叶等,不同的习俗背后是对平安顺遂的共同期盼。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杨庭栋 巩晓蕾 策划 姚广宽 实习生 王翊新 报道 )